余荃、桑仲刚《20世纪德国敦煌叙事文学研究及德译活动简考》,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21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2021年10月22日
摘要:一卷本《王梵志诗》是晚唐时民间依托”王梵志”的名义,编写流传的格言类蒙书。本文据写卷图版,从现存各写本原生态呈现的现象,析论其蒙书性质,从抄写者、使用者有”学仕郎”,显示为学童教材;题记有”金光明寺僧大力””三界寺”等,也提示与佛教寺学的关系,当是晚唐五代风行的教诲诗。其内容性质与家训类蒙书《太公家教》近似,约成书于7世纪下半叶,而8世纪流传全国,且远及吐鲁番、敦煌等地,影响广泛,蒙书、变文、长沙窑瓷壶多有援引。二者均以儒家生活伦理、处世哲学为基调。衡以生活礼仪、处世格言等内容、文句的比对,具备蒙书发展群体性、传承性、积累性与变异性的特色,增删改易。一卷本《王梵志诗》当是在《太公家教》基础上改写完成的。
关键词:一卷本《王梵志诗》;《太公家教》;写本原生态;蒙书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