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倩《敦煌变文时间词语研究》,2023届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论文对敦煌变文中的466个时间词语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类描写,分析其结构和语义特点,并与34篇唐传奇中的267个时间词语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陈述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梳理了时间词语、敦煌文献以及敦煌文献中时间词语的研究现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界定,并说明了研究方法及语料范围。第二部分全面展示了敦煌变文中466个时间词语的使用概貌。敦煌变文中的时间词语可分为时点词语和时段词语两大类。其中,时点词语共310个,分为绝对时点、相对时点和时点标志词三大类。时段词语共156个,分为定量时段、长时时段、短时时段和时段标志词四大类。每一大类下按照语义和结构又可分为若干小类和次小类,文章对每一类时间词语进行相对精确的统计和初步的语义分析。第三部分对敦煌变文时间词语的结构和语义进行了分析。仅从音节而论,敦煌变文时间词语可以分为单音词、复音词和多音节词三类;从构词法的角度出发,复音词又可进一步分为单纯词、复合词。本部分还对敦煌变文三类同步构词现象(动宾式、主谓式、偏正式)进行了相对具体的分析,指出同步构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语素义同或相关以及词汇的类推和仿造机制。敦煌变文中表示早上、晚上和记年类时间词语等同义类聚在词义和使用频次上存在差异。表示早上的6个基本层次范畴词项中,“晨”的词义最少,使用频次最高,“早”则更多用于表示时间早。表示晚上的9个基本层次范畴词项中,“夜”的使用频次最高。记年类时间词语中,“年”的词义数量和使用频次远远超过“岁”“载”和“祀”。敦煌变文中表示早上和晚上、过去和未来等反义类聚在词义上存在相同之处,如都可以由早上、晚上引申出时间早和时间晚,并且相对多地由一个词语承担这个语义(“早”和“晚”)。敦煌变文存在4组同素异序词(“半夜”和“夜半”、“中夜”和“夜中”、“夜昨”和“昨夜”、“现今”和“今现”),4组词意义相同或相近。敦煌变文还存在97个多义时间词语,其中29个有两个以上的时间词义,但基本上存在很强的对抗性,容易识解。第四部分选取了34篇唐传奇共267个时间词语,将其与敦煌变文的时间词语进行较为具体的比较分析,指出无论是结构上,还是语义上,两种文献的一致性均大于差异性。两种文献相同时间词语共有142个,择要对其中“夜”“后夜”等2个词语的差异进行分析。“夜”在敦煌变文中既可以表示夜晚,也可以表示一个晚上,而在唐传奇中,“夜”只有“夜晚”义;“后夜”在敦煌变文中是后半夜之义,而在唐传奇是后天晚上的意思。敦煌变文和唐传奇共有449个相异时间词语,其中以同步构词时间词语居多。两种文献部分时间词语使用偏好存在明显不同,如敦煌变文很少使用“夕”表示晚上,而唐传奇使用“夕”表示晚上的次数占讨论夜晚总次数的三成左右。最后,总结全文,并指出主要的不足。
关键词:敦煌变文时间词语;使用概貌;结构特点;语义特点;共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