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婕《康乾时期宋诗选本对陆游诗歌的接受研究》

吴宇婕《康乾时期宋诗选本对陆游诗歌的接受研究》,2022届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陆游作为南渡大家,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数量众多,流传至今的诗九千四百多首,八百年间不断地被后人解读和传唱。在陆游诗歌传播、阅读的过程中,选本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选本作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式之一,彰显选家的文学经验和审美旨趣,是宣扬文学主张的重要载体。清代作为中国传统学术和诗学批评的总结期,也是宋诗的复兴时期,迎来了宋诗选本编选的繁荣。其中,陆游诗歌的选本入选次数位居诗人榜首,陆诗的编选进入繁荣阶段,并在康乾时期达到顶峰。康乾时期是陆游诗歌阅读、传播和接受的高潮,涌现出一批陆游诗歌编选的总集和别集。陆诗选本种类繁多,体制规模各异,根据选家的身份,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类:御选、宗主选、文人选、坊选四类。本篇论文主要聚焦于康乾时期退居文士选《宋诗钞·剑南诗钞》,遗民选本《宋诗啜醨集》《宋诗删》以及御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唐宋诗醇》三类极具特色的选本,探究陆游在不同选家、选本中的接受风貌和审美特征。退居文士、遗民、皇家三者身份的差异,决定了选家在编选陆诗的过程中,其编选渊源、编选宗旨、诗学思想以及对陆游的审美接受各异其趣。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合选的《宋诗钞》,立足于清初诗学宋诗的时事转向,以宋诗的审美原则观照陆游,在“一家之中,各法具存”的基础上展现陆诗师承诸家,其质通变,贵在自得的本质,彰显陆诗的大家风致。随后出现的遗民选本《宋诗啜醨集》《宋诗删》则是基于清初遗民思潮的背景下编选陆诗,以人品性情论诗,褒赞放翁诗中的忠孝正气;同时,以诗存史,借宋喻明展现历史兴废,又以诗抒情,借放翁之口表达明遗民心中的黍离之悲与忠愤悲怨之情。而御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唐宋诗醇》出于统御士林思想的目的,崇尚“温柔敦厚”、“清真雅正”的风调,多以唐风、杜甫为绳墨衡量放翁及其诗歌,并刻意塑造陆游爱君忧国的忠儒形象,弱化了陆游诗中的斗争精神。御选虽然出于政教目的编选陆诗,但通过官方认定了陆游的大家地位,并奠定了陆诗闲适与忠愤二分的格局,对陆游诗歌的接受史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以退居文士选、遗民选、御选由点至线勾连康乾时期陆诗编选的总体脉络,并辐射其他宋诗选本,探究康乾时期陆诗编选的总体风貌。在此阶段,陆诗编选主要围绕闲适与忠愤两个维度展开,其中选家尤为推崇陆游爱君忧国的思想,并且多自主变求新、学识渊源、境界气象等方面并举苏轼、陆游,进而确立陆游在宋诗中的大家地位。

关键词:陆游;康乾时期;宋诗选本;接受

链接:

http://ss.zhizhen.com/detail_38502727e7500f26728d0ccf226235edd9ee41775176a1571921b0a3ea255101928fa69a765a3d2d06fba953a2d21d6a3680356e90fba3384d56c7682f83183605eb602e9738f52a42a7b950dda79f82

发表评论